现在,在和田地区一大批企业受益于天然气赢得了新生和发展机遇,带动地方新增的财政收入比三年前提高3倍。
山东地方炼油厂确实牛逼,但是不得不让人怀疑:整合之后,到底是抱团还是被收编?山东地炼企业单体规模小,在价、税到位情况下,地炼与动辄1000万-4000万吨产能的央企炼厂、七大基地新建炼厂相比,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资本整合是大势所趋,只有抱团取暖形成合力,才能在与全国性炼化集团的竞争中争取空间。中石油上半年净利润127亿元,较去年同期飙升2300%。
有一网友说:一看就是招安:收编,统一价格,商量怎么能共同发财,就怕上市之后,然后被三桶油收购,油价回到八块,这相当精辟。虽然油价低,但是利润还是很高的,特别是以炼化为核心的中石化,今年更是超过中石油牢牢占据世界五百强第三位,炼化板块成为中石化史上最赚钱一年,利润超百亿。除此之外,中海油上半年净利润162.5亿,同比增长50.9%。山东人有福了,本来山东油价就比外省便宜点,现在山东省将整合地炼成立地炼集团, 6000家的数字,相当于山东所有民营加油站的数量,看来山东油价要更便宜了。那这个山东地炼集团谁来建、怎么建呢?据说应该是股份制,带头大哥为东明石化,金城石化、汇丰石化等企业也在股东名单中,但是股东大名单尚未浮出水面,总共有约40家地炼企业,其中22家拥有进口原油使用资质,占到全国获该资质企业的72.9%。
山东省凭借2.1亿吨的炼油总产能夺人眼球,近日,山东省更是放出消息,山东将整合地炼成立地炼集团 ,酝酿开6000家品牌加油站,这就是中国第五桶油,而这些加油站将统一使用中安石油品牌,并统一服务规范、质量标准、采购配送、支付方式,打造成山东地方石化行业零售终端的高端服务品牌。可以说,2016年来,随着石油行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及国内民营资本飞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陆续进驻石油炼化行业,民营资本在各地石油炼化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最著名的就是山东省了。以往,中国的进口油气主要来自中东、非洲与澳洲国家,海路运输网络主要以中东、北非、澳洲为主要源头,经北印度洋、太平洋向中国东南沿海发散。
▲资料图片:中俄原油管道2011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原油管道在俄罗斯境内长72公里,在中国境内约长930公里,全长约1000公里。就现状而言,当前中俄能源合作在政治协议、具体项目等各方面都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当中。首先,中俄能源合作的主要内容仍然较为初级,以进出口大宗能源原料为主,对能源的深加工不足。
第四,中俄两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与供应大国,理应共同协作,在能源生产信息、能源消费信息、能源储备信息、能源安全威胁情报四个领域加强共享建设,打造能源安全信息沟通网络,建设全球能源安全治理新平台。(新华社)2014年5月,中俄两国达成天然气合作协议。
2017年8月3日,中俄合作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开工建设。9月30日报道称,随着20日召开的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中俄能源合作这一重要议题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各界的关注。▲马六甲海峡是全球重要石油航运通道。一个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一个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两国的能源合作自然少不了外界的瞩目。
考虑到中俄能源合作在两国政治交往与经济发展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未来在扩大与深化中俄能源合作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进一步落实既有的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协议落地,尽快建设投产。近年来,中俄能源合作不仅关系密切,而且发展极为迅速。据外媒报道,近日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公司达成一项高达91亿美元的收购协议,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又一个新的事件。俄罗斯作为传统能源出口大国,因为油气价格暴跌而遭受了严重的财政损失,因而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新形势。
再次,中俄能源合作的信任度依然不足,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较大,中俄双方在油气定价问题上至今仍存有尚未解决的分歧。当前,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
第三,进一步拓展能源合作项目的上下游领域,将能源合作从单纯的大宗原料贸易发展成为涵盖开发、冶炼、运输、科研等全领域的综合合作。第二,两国高层及具体办事部门要回应在价格等问题上的分歧,积极设法解决,确保能源进出口能够在双赢、可持续的轨道上发展。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斯科沃罗季诺原油分输站,经由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止于大庆站。其次,两国在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不足,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特高压输电、新能源等领域缺乏技术协作与共同开发。▲中俄边境石油管道双方合作仍有空白需要填补就未来而言,中俄能源合作一方面要维持当前的既有成就,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实现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供需互补,另一方面也要正视中俄能源合作在一些领域还存有空白或不足,这也正是双方要加强合作的发力点所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俄能源合作机制的建设发展已走过20余年的历程。美国页岩油气生产的繁荣使得全球碳氢能源供应总量出现剧增,整个国际能源市场的供需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市场油气生产出现严重冗余,造成价格暴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合同总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
因此,多元化能源进口渠道是当务之急,而俄罗斯对中国的陆地能源进口无疑是一个较优选择。就具体项目而言,中俄原油管道、东线天然气管道、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项目等能源领域战略性大项目相继运营或开工建设,成为两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根据规划,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项目建成后,设计能力为年加工天然气420亿立方米,年产氦气600万立方米。早在1996年,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了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定,并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框架下设立中俄能源领域合作分委会,中俄能源合作的高层对话机制就此开启。
建成后,它不仅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之一这次检查内容以集团公司下半年体系审核、西部钻探安全生产检查、油田公司近期不符合项的通报,以及公司安全检查中的不符合项整改落实情况为重点。
双节正值生产大忙时期,公司要求副总以上领导带头对联点单位关键、要害部位进行检查,同时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做好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责任,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确保节日期间值班人员到岗到位,各项工作不间断。在国庆节、中秋节来临前夕,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围绕突出重点、突出责任、突出落实、突出整改的四个突出,在所属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借助此次活动,公司还将开展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对生产作业中的大型施工、特殊作业、关键要害部位进行检查。在这次安全大检查活动中,公司将对节日期间的值班制度,以及安全生产等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生产单位将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严格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抱着隐患整改不到位坚决不放过的态度,要求被检单位认真分析,制定出具体措施。安全部门将跟踪检查整改情况,确保本质安全
但仍有部分烷基化厂家因原料成本问题,而跌入成本线下,异构化装置更难摆脱亏损的困境。根据金联创的监测数据显示,烷基化装置周平均毛利润93.5元/吨,环比大幅下降48.3%。
深加工生产成本大体包括水、电、煤、人工及损耗。芳构化装置本周理论亏损继续放大至371.6元/吨。
异构化装置本周平均毛利润继续维持倒挂,每吨亏损91.1元左右,环比扩大33%。但原料市场需求平稳,山东、华东等地或坚挺为主,西北、华北市场略显一般,厂家利润仍难以得到改善。观察本周原料气价格走势来看,尽管油品价格未能给予原料提振,但下游节前备货需求不减,厂家对节日期间高速限行有所担忧,均积极补仓。虽本轮涨幅有限,但厂家成本依旧在升高,油气价差缩减至800元/吨左右。
本周,烯烃深加工装置整体运营情况不佳,多数深加工厂家利润下降明显,甚至跌破成本线。周中后借助民用气价格的大幅上涨,厂家利润有所回升。
下游补货热情不高,但厂家高成本支撑又另市场下跌不宜,市场走势僵持。本周油品市场表现疲软,市场价格横盘整理中,未能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原料走势依旧坚挺,周中市场小幅推涨。山东地区烷基化汽油价格在5300-5400元/吨之间波动,MTBE成交在5350-5450元/吨之间。